勤看古佛训日久字明心是什么意思

勤看古佛训日久字明心是什么意思

勤看佛 训日久字明心是了解!透切!明了的意思!

佛教里的“明心见性”是什么意思?

 摒弃世俗一切杂念,切勿因杂念而迷失了的本性(既心)。也指率真地表现心性。语出《元史·仁宗纪三》:“ 仁宗 天性慈孝,聪明恭俭,通达儒术,妙悟释典,尝曰:‘明心见性,佛教为深;修身治国,儒道为切。’

通俗地说,明心即搞清楚自己(千万别揣摩他人的)真正想要什么。

见(读xian现)性即不加掩饰地表现出来。

什么是明心见性成佛,见性是佛吗

明心无心,即是明心。见性无性,即是见性。
一人成佛,众生即佛。一人不觉,有凡有圣。
千里之行,始于足下。骏马一跃,不能千里。
明心见性,上上根人。根基不够,暂时难懂。

“明心见性”词的由来?

「明心见性」乃禅宗之玄旨,源自佛陀至诸禅宗祖师的开示。以下摘录正是「明心见性」名词的出处:

世尊曰:「吾有正法眼藏,涅盘妙心,实相无相,微妙法门,不立文字,教外别传,付嘱摩诃迦叶。」

达磨悟性论曰:「直指人心,见性成佛,教外别传,不立文字。」

黄檗传心法要曰:「即心是佛,上至诸佛,下至蠢动含灵,皆有佛性,同一心体。所以达摩从西天来,唯传一法。直指一切众生本来是佛,不假修行。但如今识取自心,见自本性,更莫别求。」

血脉论曰:「若欲见佛,须是见性,性即是佛。若不见性,念佛诵经,持斋持戒,亦无益处。」

日本永平道元法语谓:「见性者,佛性也,万法之实想也,众生之心性是也。此性渡於有情非情,普於凡夫贤圣,都无所住。故无住之性,虽在於有情,而不住於有情;虽在於恶,而不住於恶;虽在於色,而不住於色;虽在於形,而不住於形;不住於一切,故云无住之性。又此性非色、非有、非无、非住、非明、非无明、非烦恼、非菩提,全无实性,觉之名为见性也。众生迷此性故,轮回於六道。诸佛觉此性故,不受六道之苦。」

明心见性与开悟关系密切,可以说明心见性即开悟,开悟即明心见性。

开悟有二:
一、悟后起修(明心见性是条件),六祖慧能,达摩祖师者是。
二、一悟即证佛地(明心见性是条件),佛陀者是。

开悟得无上慧,成佛之人定慧均等。佛陀的雪山六年苦行正是修定,最后开悟得无上慧。六祖慧能,达摩祖师刚好相反,是先得无上智慧,再修定而成无上佛道。

明心破烦恼障碍(破我执),见性破所知障碍(破法执),最后破无始无明(尘沙惑),得自主生死(即成佛)。

扰乱有情之身心,就是烦恼障。此障碍是由「我执」而生。障碍所知之境,因痴迷暗,遮住了菩提妙智,这就是所知障。此障碍是由「法执」而生。

这「二障」是一体二用:事物之用迷于和合之事边者,名烦恼障。事物之体迷于如幻之理边者,名所知障。

在这当中:烦恼障粗显而易知。所知障行相难知。烦恼障因执偏计,所执实法,见,疑,无明,恚,慢等,覆所知境。

《圆觉经》曰:「云何二障,一者理障,碍正知见,二者事障,续诸生死。」

明心的征兆是无所得,无所住,无所谓。
见性的征兆是行一切法,而无一切法。

能明心见性者,普天下无几人。鄙人非开悟之人,只能从开悟者的教理中理出些许头绪以资同道参考。

本文来自网络转载,仅供学习参考!不代表趣典故立场,本站不拥有所有权,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。如发现本站有抄袭侵权/违规的内容,请发送邮件至@qq.com进行反馈,一经查实,本站将立刻删除。

(0)

相关推荐